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

課程與教學-統整課程與協同教學

這部份有電子檔,也有寫過一次(沒錯是手寫,但想例子想到我頭快破了),這大概是考古題中寫的最得心應手的一次了吧,所以就直接複製貼上了。


何謂統整課程?
課程統整是指將課程的內容和活動,以學習者的經驗為出發有效地組織起來,使其所學的概念、原理及原則能夠互相連貫,成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,如此學習才能應用於真實生活當中,以產生最大的學習效果。其模式分述如下:
1. 單科統整:指單一學科領域的個別統整,教師調整授課順序,將該科內各單元或概念放在一起,說明其間的關係、比較它們的異同、或聯結在一起闡明某個重要的主題,都可算是單科統整。
2. 合科統整:指將屬性相近的學科整合為一個學習領域,如歷史、地理可以整合為社會學習領域。
3. 多科統整:指設定一個單元,將不同的學科放在一起,探索某一個特定的主題或議題,被並置在一起的學科通常都是較相關的學科,它們是被並置在一起,而非整合在一起的,參與的學科也不會被改變或改進,「學科」的意識仍舊很強。例如:在談「族群」這個主題時,歷史、地理、與文學間的關係就遠比歷史與物理間的關係來得接近。
4. 科際整合:指事先擬定主題,再根據主題,規劃各學習領域的課程內容。「多科統整」與「科際整合」最大的差別在於,多科統整的合作型態雖然包含了來自各學科的學者,但他們各自工作在本身學科所要研究的問題;而一旦當他們開始交換、使用彼此的資料、資訊、理論、概念、方法等,其關係就是科際整合的型態了。例如:地理學家整合經濟發展的概念去作地區性的分析,化學家借助物理學的解釋等。
5. 超學科統整:學科的框架在一開始就被丟開,教師(學生)從生活中找主題,確認與此主題相關的概念,然後藉由一連串的活動方案,探討主題的本身,而每一個活動方案都涵蓋不同來源的知識。「多科統整」與「科際整合」都是始於學科,終於學科的統整型態;超學科統整,則是始於生活而終於生活。



何謂協同教學?
由兩位以上教師,組成一個教學團(Teaching Team),根據擅長領域發揮所長,有效運用現有的環境,規劃與善用教材、教具,運用多元的教學策略及多元的評量方式,實施教師群合作的教學,可達成適應學生個別差異的「適性教學」目標。
茲分述其模式如下:
(一)單科協同:這是指同一年級、同一科目教師的協同。譬如英語科教材內容有發音、拼字、句子結構與語法、英語歌曲、聽力練習等部分。一年級英語教師有三位,可就其專長分配工作,李老師負責發音及拼字部分,林老師負責句子結構與語法,而張老師則負責英語歌曲及聽力練習部分。
(二)科際協同:這是兩科之間的協同。譬如國文科五言絕句選〔登鸛雀樓〕,即可與美術科協同教學。教師教完課文後可要求學生將讀完這首五言絕句的心境,用作畫表現,以領會詩中有畫的意境。當然,美術科教師也可就一幅畫指導學生欣賞,然後國文教師指導學生寫出觀察心得或打油詩。
(三)多科協同:這是三科或以上的協同。譬如英語科課文〈 I Took a Trip to Kenting 〉,可把英語、地理、音樂等科教師組成教學團,一面上英語,一面教台灣英語地名,同時也教唱歌—生日快樂歌或郊遊歌曲。
(四)跨校協同:協同教學也可以跨校實施。譬如甲校缺音樂教師,而乙校缺美術教師,則兩校可相互支援,互補有無。
(五)循環式教學:教師的專長不一,對於任教的學科不見得完全勝任。譬如體育科球類包括籃球、排球、足球、羽毛球、躲避球……等,有些教師只擅長其中一、二項,因此,學校可採取循環式協同教學,就教師專長選項,依序進行循環教學。
(六)主題式協同:這是針對某一主題進行統整的協同方式。譬如台灣地區一下雨到處水鄉澤國,不下雨又乾旱成災,其道理何在?如何防止水患?要釐清這個主題,似乎有必要就地理科、地球科學、生物、化學、公民與道德、人文科學共同會診,提供學生必要的背景知識,然後要求學生從各種不同的角度,探討其原因並提出對策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最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