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

課程與教學-教學原則

社教L同學預測這題會出,剛好之前在ptt有po過,就整個copy上來啦。

請列出教學原則並說明如何運用。



教學原則可以教學起點、教學過程、教學終點為區分,茲分述如下。



一、教學起點
(一)準備原則:教學前應引起學生動幾,亦即調整學生學習前的心理準備狀態。
教學前設法引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好奇心,或引發其競爭心,讓學生認為有學習的需要。
(二)類化原則:教學時應以學生舊經驗為基礎,利用舊經驗吸收新經驗。
教學時之應用如下:
1.教材根據學生舊經驗為基礎,選擇新教材。
2.教學前宜引導學生思考舊經驗,以做為新教材教學之依據。
3.若無舊經驗時,教師應設法提供學生實際經驗。
二、教學過程
(一)自動原則:應由學生主動學習,並積極反應,學習始有效。
鼓勵學生由做中學,利用設計教學法或自學輔導法等,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,教師僅做為從旁輔導。
(二)興趣原則:興趣乃行為的動機,教學宜引發學生興趣,並使學生專心致志於學習過程中。
教學過程應使用貼近學生生活之符號、語言,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,使之專注學習。
例如:教師在出數學應用題時,可使用學生喜愛的卡通、戲劇人物做為應用問題的主角,增加教學新意與學生興趣。
(三)個性適應原則:學生之興趣、性格、思想均具顯著個別差異,教師應使個別學生能發揮個人所長,並因材施教。課後個別輔導、彈性學制、彈性課程及分班教學,皆為此原則在教學上之應用。
(四)社會化原則:教材內容應使學生能適應社會環境生活,教學過程則注重培養學生團體生活的認知,促進學生社會化。教學上利用合作學習法、協同教學法等群性教學模式即為其應用。
三、教學終點
(一)熟練原則:教學時,使學生所學習的事物能真正學習,澈底達成教學目的。教學上可利用Morison的熟練公式,學前測驗、教學、測驗教學成果、調整教學計畫、再教學、再測驗,藉由不斷的測驗與練習達到純熟。
(二)同時學習原則:學習結果為完整經驗,而非片段知識,意即在一個時間內,並非只有一種學習,而是多種學習。
Kilpatrick認為同時學習須含括以下三種學習:
1.主學習:教學時所要達到的直接目的。
例如:教導鴉片戰爭時,要學生知道鴉片戰爭的發生原因、過程、及影響。
2.副學習:指與學科內有關的思想和觀念。
例如:學習鴉片戰爭時,學生了解中英地理關係及吸食毒品對健康的影響。
3.輔學習:教學過程中,學習者養成的理想態度。
例如:藉由教師對鴉片戰爭之介紹,學生養成的愛國情操、發憤圖強的精神。
教學時之運用分述如下:
1.教師應注意學生整個學習活動,學習重點應包括該單元有關知識,及可以養成的理想態度。
2.隨時實施道德教育,教學最重要之目的在於養成學生正當的態度和情操,
教學時之運用分述如下:
1.教師應注意學生整個學習活動,學習重點應包括該單元有關知識,及可以養成的理想態度。
2.隨時實施道德教育,教學最重要之目的在於養成學生正當的態度和情操,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特別注重輔學習。
3.成績考查應包含行為考察,一般教師對成績考查多以知識為主,對於學生的行為改變不甚注意,結果容易造成言行相悖,因此行為考查需列入成績考查內。

教師教學時應把握上述教學原則,使學生能在有限課堂時間內獲得最大學習效益,除知識的傳授外,更應注重情意的學習,並增進學生自我成長,以達全人教育之效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最新回應